【粮食大事】做好粮食收储和进口两篇作品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版权所有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新媒体矩阵
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 (京ICP040090)
要平衡利用(Use)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统筹做好调节收储和粮食进口两篇文章,在增加小麦收储规模稳定国内粮价的同时,也应把握好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,严格执行配额外进口关税国策,防止进口过量冲击国内生产,给农民(Farmer)增收带来大的影响。
粮食保供稳价关系国计民生,在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的同时,稳定粮价也至关重要。在夏粮丰收、小麦价格弱势运行的情况下,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(This Year)1月份至5月份,小麦进口量总计802.5万吨,同比增加约12%。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国内小麦供应压力。有关部门在部署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的同时,还应把握好进口节奏,双管齐下,缓解国内供应压力,稳定价格。
预防粮价过度下跌,确保种粮农民(Farmer)增产增收,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危的关键举措。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,我国不断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,粮食生产达成“二十连丰”,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国内粮食供给增加,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危夯实基础,为经济(Economy)社会(Society)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不过,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,国内粮食价格弱势运行,影响农民(Farmer)种粮收益。为稳定小麦价格,我国增加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,积极发挥对市场引领带动作用,牢牢守住农民(Farmer)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,防止“谷贱伤农”。实际上,去年秋粮上市以来,针对玉米价格剧烈下跌的问题,我国增加2023年产玉米收储规模,为稳定玉米价格、保护种粮农民(Farmer)利益起到积极作用。
适度进口粮食是我国调剂国内余缺、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。疫情期间,国内粮食价格暴涨,我国通过大量进口粮食,有效补充粮食供给,避免粮价大幅上涨。这也是疫情以来粮食进口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。为了防止国外低价粮冲击国内市场,我国对小麦、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,小麦进口配额963.6万吨、玉米720万吨、大米532万吨,配额内实征收1%的低关税,配额外征收65%的关税。然而,2020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大幅增加,玉米、小麦和大米三大主粮相继突破进口配额。
国内外粮价倒挂是粮食进口增加的重要原因。我国实行粮食进口配额管理,但进口粮食税后价格仍低于国内粮价,仅靠关税很难逆转,通过规模化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,短期内也难以做到。在三大主粮中,大米是个例外。由于一些我国限制大米出口,全球大米价格暴涨,国内外大米价格倒挂出现反转,2023年全球大米价格高于国内大米价格,进口大米失去价格优势,进口量锐减,2023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仅有263万吨,再次跌回进口配额内。从今年(This Year)1月份至5月份进口数据看,大米累计进口量为65万吨,同比减少60.1%。由于国内稻谷常年产大于需,大米进口大幅下降,显著减轻国内市场供应压力,这也是国内大米价格逆势上涨的重要原因。
在国内粮食需求疲软情况下,国外低价粮食进口会进一步增加国内粮食供应压力,拉低国内粮价,影响农民(Farmer)种粮收益,给国内粮食安危带来潜在威胁。对此,就要平衡利用(Use)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统筹做好调节收储和粮食进口两篇文章,在增加小麦收储规模稳定国内粮价的同时,也应把握好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,严格执行配额外进口关税国策,防止进口过量冲击国内生产,给农民(Farmer)增收带来大的影响。
增加收储规模,控制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,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,还应从多方面综合施策,确保农民(Farmer)种粮有钱赚,激发农民(Farmer)从事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。我国在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、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的同时,健全种粮农民(Farmer)收益保障机制,确保农民(Farmer)种粮不吃亏。创新农业经营方式,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降低粮食生产成本,提高粮食竞争力。强化产业引领,发挥龙头企业作用,做大做强主产区特色食品产业和饲料加工产业,提高粮食就地加工转化能力,争取把种粮农民(Farmer)的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入”。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多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农民(Farmer)增收致富,让农民(Farmer)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收益。只有收入增加了,才能激发农民(Farmer)生产粮食的积极性,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危。 (作者:刘慧 来源:经济(Economy)日报(Daily))
- 赞(483) 踩(27) 阅读数(5026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